• 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





  • 您好 ,欢迎您访问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集团 !
    400-6688-660

    English

    第31期

    首页 >> 政策研究 >> 第31期
    从CPI和PPI解析经济调整转型
    日期:2015-07-10  发布人:yangdonghmyd  浏览量:224

    20150710日 08:2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CPI连续10个月低位运行、PPI连续40个月同比下降  ,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换挡的现实处境 。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形势已逐步企稳回暖,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可期——

      79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数据显示,6月份,CPI环比与上月持平,同比上涨1.4%;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4.8% 。

      是何原因致使CPI连续10个月低于2%?PPI为何连续40个月同比下降?这两个指数的运行状况反映出我国经济面临哪些挑战?下半年,CPI、PPI走势又将如何 ?针对这些热点问题 ,《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部分经济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

      CPI :

      连续10个月低位运行

      6月份CPI同比上涨1.4% ,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这是CPI同比涨幅自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第10个月低于2% 。

      “6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有所扩大,主要由于对比基数相对较低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说,6月份 ,食品价格上涨1.9%,其中,鲜菜和猪肉价格上涨较多,涨幅分别为11.4%7.0%;蛋 、鲜果和羊肉价格则有所下降  。而非食品价格上涨1.2% ,其中挂号诊疗费、学前教育等服务价格涨幅在5.6%11.3%之间 ,烟草受政策性因素影响价格上涨6.7%。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分析说,在CPI的同比变动中,服务价格涨幅明显 ,说明当前我国服务业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发展潜力 。而服务价格的上涨 ,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这对于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有积极意义。

      从环比情况看,6月份,CPI环比持平。其中,6月份食品价格下降0.1%,非食品价格上涨0.1% ,走势较为平稳。

      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1.3%,与《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目标相比仍有较大空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肖欣荣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当前CPI同比涨幅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一定关系,总的来看,CPI的走势对宏观经济尚不足以构成实质性的不利影响。郭凡礼也表示,考虑到我国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CPI同比涨幅处于较低水平在情理之中 。

      PPI :

      今年走势基本平稳

      6月份,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4.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2% ,同比下降5.6% 。上半年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5%。

      余秋梅分析说 ,6月份,PPI环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一方面由于部分工业行业价格由升转降 ,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由上月的环比上涨转为本月分别下降0.2% 、0.2%1.8%;另一方面,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环比下降2.1% ,比上月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

      从同比情况看,6月份,PPI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这是PPI连续40个月出现同比下降。

      “PPI的持续下跌与当下中国转型的经济背景是相契合的。肖欣荣说,中国经济转型意味着不能再采用粗放型增长模式。在经济转型中,实体经济面临着调整的阵痛,对原材料的需求很难出现明显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PPI同比走势初步显现出筑底迹象。去年7月份 ,PPI同比跌幅一度收窄至-0.9%,但随后降幅持续扩大。今年上半年各月份 ,PPI降幅处于4.6%4.8%之间,走势基本平稳 。

      郭凡礼认为,PPI连续40个月同比持续下跌,一方面是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等产品的出厂价格难以企稳;另一方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中,能源、冶金等原材料市场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现象严重 。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我国PPI持续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带来输入性通缩压力;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压力较大,特别是钢铁、煤炭、有色行业去产能导致价格下降。

      疑问:

      CPIPPI缘何背离

      6月份 ,CPI同比涨幅扩大了0.2个百分点,环比则由下跌转为持平 ;而PPI则出现同比跌幅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跌幅扩大0.3个百分点 。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 ,PPICPI有一定的影响 。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 ,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 。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 ,最后波及消费品。

      从数据上看 ,反映消费环节价格水平的CPI同比持续上涨 ,而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的PPI同比持续下跌 ,表明二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背离。

      金融观察家宗涛博士分析说 ,CPIPPI背离 ,一方面与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关。随着我国劳动力工资上升,服务价格和消费品价格很容易水涨船高,导致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较工业品价格而言相对上涨。

      另一方面,当经济下行时,消费品生产企业拥有更大的调整弹性 ,可以及时调整产能。而工业品生产通常投资较大 ,调整难度大;特别是在水泥 、钢铁等行业,由于产能严重过剩 ,价格不可能上涨 。

      此外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 ,低位运行,使得国内资源 、能源价格也面临下降压力,由此导致国内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

      也有专家认为,我国CPI同比涨幅从去年以来的“2时代回落到今年上半年的“1时代,而PPI同比跌幅比去年也明显扩大。CPIPPI的这一走势,反映出进入新常态以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换挡的现实处境,也说明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利好:

      经济已逐步企稳回暖

      由于当前物价水平偏低 ,我国经济通货紧缩风险加剧等观点不绝于耳 。对此,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分析认为 ,我国虽然要高度警惕通缩压力 ,但当下的通缩压力与以往不同 。当前的通缩压力虽然也受到出口不足的影响,但更多是三期叠加的结果,是过于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结果,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所累积矛盾的集中爆发,更是步入新常态后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

      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表示,随着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措施出台,经济增长积极因素下半年会明显增多,经济形势已逐步企稳回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已取得明显成效 ,整体上中国经济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可期可待。

      郭凡礼认为,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  ,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的提升,PPI作为反映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的重要性将降低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应对PPI同比持续下滑的关键出路,仍然在于加快经济转型。

      从未来走势看,连平认为,下半年CPI同比可能小幅回升,但全年平均物价水平将低于2%;PPI同比跌幅可能持续收窄,但全年跌幅仍将明显大于去年。

      连平分析说,由于过去两年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导致生猪养殖亏损扩大,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跌至有记录以来最低,下半年猪肉价格将处于上升周期。此外,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农产品价格走势,预计下半年蔬菜 、鲜果等食品价格在随季节性波动中将明显高于去年。预计下半年油价仍将小幅上涨,带动车用燃料及其他一系列石油相关消费品价格的持续回升。房地产市场回暖,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提升,也将带动居住类价格企稳。

    PPI方面 ,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在低位震荡中有小幅上升的可能,全球性的工业通缩压力得以缓解 。年初以来原油价格反弹明显 ,下半年仍将有小幅上涨的空间,输入性通缩压力将减小,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降幅持续收窄,PPI环比可能回正 ,带动PPI价格上升。一系列基建投资项目将持续发挥稳增长效力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需求,有助于PPI回升 。

    友情链接 :





  • XML地图